第二八一章:7000册图书(求订阅、推荐、收藏)(2 / 4)

加入书签

让金尼阁觉得更可怕的是,这有着数十个欧洲公国大小的大明,竟然还有着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。

大明在这个政府的有效管控下,根本没有他们私下传教的机会。

在金尼阁看来,不经大明政府就私下传教,那只会激怒大明政府。那将对传教事业造成巨大的伤害。

正是因为持有这样不同的观点,金尼阁才在1913年被龙华民(大明传教士团长)派回欧洲述职。

即便回到了欧洲,金尼阁依然没有放弃他在大明传教的梦想。

咱这信王殿下表现的也有些太实际了吧。

看到信王突然变得热切的表现,金尼阁不但不反感,反而更感欣慰。

在金尼阁看来,信王的这种表现,恰恰说明信王对于知识的无比尊重,和对新知识的无比渴望。

只有这种态度,这才是金尼阁认可的、最好的图书接受者。

金尼阁注意到了,信王言语中的关注点始终是图书。却根本未对他本人表示出多少欢迎之意。

几年间金尼阁在欧洲的大小公国,进行了宣传大明的巡回演讲。

经过金尼阁数年间不懈的努力,教会终于改变了对大明传教的看法。

对此,金尼阁也并不感到失望。

金尼阁与年轻气盛的汤若望不一样,他对大明了解的太深了。

在传教方面,金尼阁非常赞同利玛窦的判断。

不让大明的统治阶层了解和接纳欧洲的知识和思想,那在大明传教,就永远都不会成功。

因为,大明实在是太大了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