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九章 死了也好(3 / 3)

加入书签

但实际上,跟当年父子相残的事有关的人,有一个算一个,无论是什么身份立场,在皇帝眼中,都甚是厌恶。

“朕不是刻薄寡恩之君,所以才远远打发了去。”

“换成别的皇帝,怕早就诛杀了。”

“不过现在,祁弘新,你死了,当年的人就差不多死绝了……这样也好。”望着手里的密折,皇帝叹一声,手中朱笔再不迟疑:“着苏子籍待洪水事宜处置完毕,应诏回京。”

这次递上来的,是几份接连送进京的密折,因前后脚到,一同被递到了御前。

皇帝心中纳闷,看了赵公公一眼:“让人去查查,这是何人在弹琴。”

“是,老奴这就让人去查。”赵公公立刻应声退下。

无论是皇帝,还是赵公公,此时都觉得,最大的可能,可能是哪个宫妃突然脑子进水,跑到附近弹琴,来勾搭皇帝了。

“不知所谓!”皇帝冷冷的说着,将汇报苏子籍跟祁弘新情报的密折,拿在手里,展开看了。

看了上面的内容,皇帝顿时脸一沉。

皇帝看完上面这份密折,就又拿起一份密折打开看,结果才看了一会,面色就沉了下来。

“将灯调亮些!”

“祁弘新竟这么死了?”这种算得上是名臣的死法,让皇帝脸色微微一沉。

虽然之前因祁弘新做事勤勉,又在顺安府立下了功劳,更让皇帝“看清”了苏子籍的为人跟胸襟,算让皇帝决定轻轻抬手放过了。

但连皇帝都没想到,事情竟然就是这么巧,对方在传旨太监到的一刻,死在了堤坝上。

十几年前,太子,他曾经最爱的儿子,被他所杀,太子府一夜之间,更是鸡犬丧尽,再没了一个活口,这场父子相杀,或当时一时情绪激愤,不在意,可等回过神来,纵然不能去后悔,但心里扎了一根刺,难以自拔。

外人可能以为,他对祁弘新十几年来不闻不问,任其呕心沥血做实事,也始终压着,令其不得升迁,乃因此人身上有着太子党的标签,因为对其不信任,所以才不予重用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仙侠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