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忽悠还银心头热(2 / 4)

加入书签

估计跟私兵脱不了关系!

话说两代荣国公都是朝中重将,对皇室忠心不假,可要说他们没有留着后手,防备皇室‘鸟尽弓藏’也不可能。

只是贾代善离世太急,也不知道这位第二代荣国公有意还是无心,总之死前并没有透露丝毫这方面的信心。

贾赦对此倒是没什么兴趣,只是欠国库的这笔银子却是不好拖欠。

太祖和当今都是戎马君主,心胸开阔并不怎么在意,可谁知道以后的君主会不讳这么大方,是不是会如满清的那位铁面君主一样,来个秋后算帐?

“自然是真的!”

贾赦半真半假道,荣国府欠了国库巨款是真,贾代善去世之时却是没跟贾赦提过这事,不知道是不是他死得太快,又或者根本就没想起这茬?

他之所以如此肯定,却是在府内的书楼暗格中,发现了当初两代国公向国库借银子的记载。

数目相当磅礴,足足有一百二十万两之巨,也不知道当初两代国公借这么多银子干什么?

通过对两代国公留下的一些笔记,还有大庆开国时的一些情况综合分析,当时国家草创到处都要用钱。

贾赦不在乎荣国府的万贯家财不假,但是他也不乐意让贾母和王氏白白得了便宜去,屁本事没有尽知道往自己兜里塞银子。

别以为他大部分时间住在郊外就不知道,王氏趁着掌家的机会,可是没少从公中掏银子填充自己的私库。

贾母也是不惶多让,很多以前贾赦原身小时候见过的老库好东西,最近这些年他都在贾母这里见到过,可见这位老太君在管家期间手上同样不干净。

只是老太太做得十分隐蔽,不是府中核心老人根本察觉不到,而王氏却是个眼大心空的蠢夫,以为自己得了大便宜,其实真正的好处大半都让经手的家生子和她手下的奴仆得了去,王氏这个主子反而只是得了小头。

什么虚抬物假,谎抱庄子收成,以次充好,还有名目繁多的报损等等等等,这些经手的家生子和王氏手下奴仆狼狈为奸,利用王氏的贪婪将大部分从公中得到的好处收入囊中,恶名和污名却是全让王氏给背了。

大庆太祖乃草莽英雄出身,对于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臣子自是大方豪爽得很,在当时并不充裕的国库中,拿银子接济还处于手头不宽裕状态的一干臣子。

这个口子一开,之后国库就成了臣子们的钱袋,没钱了借上一笔,有钱了还是要借上一笔,反正国库的银子不借白不借,说不定借了还是白借呢。

两代荣国公到是没贪国库便宜的想法,在战场上缴获和收刮的战利品,足够两位国公的日子过得滋润无比。

只是开始国都定在金陵龙兴之地,后来又迁都京都,其间单单布置府邸就是极大的消耗,收刮和缴获的战利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古董书画之类不好套现的玩意,两位国公手中的现银歧视不多,没办法之下只得向国库拆借。

不仅如此,贾赦从两代国公的笔记中,隐约发现了这两位也不是特别老实,暗中应该培植了什么势力,从国库借来的一半左右银子,全部以莫名其妙的借口用了出去,就跟凭空消失一般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科幻灵异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