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1章 国相(3 / 4)

加入书签

马周对张超这种有些无赖的做法,也只能笑笑。

不过这了是无关大雅的事情,大家就算知道这是张超派去的耳目,也没太大的关系。

真要说来,其实虽然现在朝廷的诸侯虽多,可与西汉的分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。

西汉的分封,最大的一个特点首先是分封在中原,其实就是拥有的地盘较大,尤其是人口多。大的诸侯连地千里,拥城上百,据县数十。

他们拥有广阔的封地,以及上面的众多人口。

至于说御史,上万御史听起来很惊人。

但这些人可以当成是以后朝廷御史的见习了,从国子监或京师大又或者是那些科举的举人中选一批人出来,从军中挑一批士官或者军官出来,让他们到各封地去做监察御史、监军御史、监税御史,在诸侯那里干完一任或者干满两任,到时再按他们的成绩,再选择优秀的安排到监察院、大理寺、刑部,又或者是户部,以及军中任职就是。

成本虽有,但绝对不高,而且会很值得。

“国相、总管、议长、将军、校尉这些派过去,他们是听从朝廷还是听从诸侯的呢?”

岑文本再次问道。

汉初,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,都是诸侯的。

相比起来,现在大唐的诸侯虽然数量更多,好几千。可他们的封地无一例外都在四边,是在传统的华夏中原之外。

特别是漠南、燕北不少地方的诸侯,封的地根本是在那条干旱线之外,那是不能种植庄稼的地区。如辽北、河中、西海等地,也一样是相当遥远且地广人稀之地。

少数大诸侯才有几百里封地,许多小诸侯,更是封地才不过十几二十里而已。哪怕如程咬金等这些封王的诸侯,他们家族不少兄弟子侄也都有分封,但封地却不是在一起的,而是分散的。

张超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,这个问题估计会是很多诸侯关心的。毕竟国相、将军这些可都是诸侯封地内的重要职务,总不能由朝廷把持。

“我还是那句话,这些属于诸侯封国官,是由朝廷代诸侯们选拔推荐过去的,他们并非朝廷官员。就算过去是朝廷官员,一旦接受调令,也就不再是朝廷官员而成为了诸侯国官。他们到了诸侯封地,自然是以诸侯为尊。”

“当然,如果诸侯违宪或谋逆,那么就算他不是国相,任何一个封地内的百姓,都有义务向朝廷检举诸侯的不法行为。”

这番话没什么毛病,滴水不漏。

当然,张超表示,不强迫诸侯们。如果诸侯们自己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国相,那他们可以任命朝廷选去的这些人为副相、副将、副议长嘛。总之,人选出来了,是要送过去的,用不用是诸侯的事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