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5章 法则(2 / 3)

加入书签

左擎苍最大的优势,便是他打开了两个世界的通道,是他通过量子泡沫在传输信息。是他一直在维持量子泡沫的运行,就算是第四分神。也只是在直接使用他构造的通道而已。

而左擎苍传输的信息为什么会在传输过程之中损失?因为不论图像还是声音,是波动构成还是射线构成,到了这个世界都会受到这个世界的基本参数影响,所以信息才会损坏。

信息损坏本身,便蕴含着两个世界不同的地方。

“你们的宇宙比我们的小得多。”左擎苍看着自己通过量子信道,朝着地球不断抓过去的手掌。

手掌从一个宇宙来到另一个宇宙,随着电磁力,强相互作用力,引力的单位比例化的变化,组成手掌的巨大原子轰然分解,在四大基本力的作用下,重新聚合,化为了无数这个世界的原子。

那么在两个不同的宇宙,无法对比两个宇宙的大小比例,是否就天生能认为a宇宙和b宇宙的一米是同样的长度呢?

显然不能。

那么怎么才能知道两边的一米究竟是多长呢?

一米究竟有多长,听上去是如此简单的问题。但当缺少参照系,或者拥有两个宇宙的参照系时,便没这么好确认了。

首先必须要知道一米是怎么组成的,一米的参照来自于物质大小,而物质由原子组成,所以两个宇宙间一米的长度到底是不是一样,关键在于同类原子,他们的原子半径是否一致。

原本属于左擎苍宇宙的强相互作用力是在原子核内作用,但是当左擎苍宇宙的原子核到了这个世界后,其大小远远超出了一个这里原子核的大小。

等于是强相互作用力的力距改变了,于是原子核中多余的质量直接分解,破碎。原子、电子也都是这样,所有来到这个宇宙的物质都在顷刻间化为碎片,然后重新在四大基本力的作用下聚合。

一个原子碎成了几百几千个新的原子。

从宏观上来看,便是整个手掌一下破碎,血肉模糊,成了一块块漂浮在宇宙空间中的血肉。

那么原子半径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?在于最外层电子到最内层原子核的距离。在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引力大小。

电磁力,引力。强力,弱力构成了世间一切物质的组成,哪怕是原子、电子、原子核也无法逃过他们的干涉。

而四大力的作用距离,作用范围,作用大小却终究需要单位来衡量,也就是需要知道一米是多长。

事情似乎回到了起点。

“我花了一些时间探测这个世界,但最后发现。不论哪一种参数,绕到最后都会回到基本单位的定义上。”左擎苍的轻笑道:“不过我有一个优势……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科幻灵异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