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想法(3 / 4)

加入书签

有85万乌克兰人,因为这次富农运动被迫迁往西伯利亚,很多人死在迁徙的路途上。

而当时乌克兰的富农有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,他们不但保留乌克兰的语言、文化、生活习惯、而且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。

这些富农不但抵制农业集体化,而且还不愿意把粮食卖给政府,他们宁愿冒着风险,把粮食卖到自由市场,而获得更高的利益。https://

因此富农成为集体化运动的绊脚石,自然成为**的对象。

于是斯大林开始划定富农标准:

“每口人年收入超过300卢布(但是每个家庭不少于1500卢布),从事经商、出租农具、机器和房屋,占有磨坊、油坊等。具有这些特征之一者,均可划为富农。”

而苏维埃政府把推行国有化当作唯一的解决路径,可是在1929年底,整个集体化率只有5.6%,只有不到20%农户愿意加入集体农庄。

于是在1930年1月5日,推行了《关于集体化速度和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措施》的决议,正式提出全面集体化的方针。

1930年2月份乌克兰政府不顾农村情况,强行推行集体化,并且提出,谁反对集体化就是反对当时的苏维埃。

实际情况却是,要强行被交出自己的土地和牲畜,加入了农庄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初步判断乌克兰有近15%的富农,而据后来官方数据统计,当时乌克兰只有不到3%的富农,这就导致了消灭富农运动的扩大化。

而且在地方上,这些村干部有生杀大权,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是否具备富农的标准,这就造成了地方上的一幕幕悲剧。

1930年为了消灭这些富农,苏政府派遣了大批城市工人,这些大都是积极分子,先后派遣6.2万人来镇压富农运动。

而且强征过程中爆发了大量的殴打、杀害基层干部的情况,整个基层关系一度非常紧张。

于是很多农民开始滥杀牲畜,认为杀掉吃肉都要比卖给苏政府要好。

从1928年到1930年,乌克兰家庭饲养牲畜数量减少了一半还要多,很多负隅顽抗的农民被流放到西伯利亚。

在这种高压政策下,有320万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。

斯大林认为农民的保守性导致他们顽固不灵,严重阻碍了苏的现代化,而且还要把消灭富农的集体运动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