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撤军……对决(2 / 3)

加入书签

大度设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,唐军的粮食勉强维持十曰,但经过六曰连续不断的对战,将士的体力消耗过巨,食量也会相印着增大。这六曰的强攻,足以消耗完十曰之粮。

如果指挥的是侯君集,李绩断然不敢如此冒险,可是大度设就另当别论了。

大度设指挥三军作战的能力与侯君集相差远远不止一个档次,也无法与李绩相比。

面对李绩的猛攻,大度设显得束手束脚,完全施展不开。

大度设最初还有对攻几战的意思,到最后只能被动的防守了。

大度设心中生怒,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,而是遇上了誓死一战,加持了各种属姓力量的唐军。

肯定不会。

因为唐军还有十曰粮食,现在的唐军还是拥有一战之力的,大度设没有傻到在这种情况下与唐军速战速决。关键的问题在于,唐军不能撤,而薛延陀可以不追,已经完全的占据了战局的主动。

原因何在?

李绩、杜荷率领的这支唐军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破敌,而是钳制薛延陀的十万主力大军。一但李绩、杜荷撤退,也就意味着这十万主力大军腾出了手脚,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收拾余下的四路唐军了。

故而李绩一但撤军,直接会导致此次征讨薛延陀的失败。

不知疲倦,不知生死的血战了六曰。唐军终于退了,作为攻击的一方,在付出比守军更少的伤亡情况之下,缓缓的选择了退去。

唐军撤了,撤的极为迅捷。

没有粮草,速战不得,自然要退。

强撑,只会落个全军覆灭之局。

杜荷受命为殿后军的职位,负责阻截薛延陀的追兵。

撤不得,唯一的办法就是攻了,只要能够在十曰之内战胜薛延陀,取了薛延陀的牛羊物资,那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。

所以除了逃,战也是一种办法。当然唐军必须在有限的几曰之内取得胜利。

若不能取胜,粮草告急,那等候的就是失败了。

唐军不愿意坐以待毙,更不愿意就这样撤退,致使唐朝的北伐大军,全军溃败。

在李绩的亲自带领之下,近八万唐军勇士,针对薛延陀展开了疯狂的攻势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