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8节(2 / 5)

加入书签

之前管家说过,丙班都是启蒙约莫六年左右的少年,何似飞觉得他们看起来同现在的自己一般大小,一个个坐在位子上的大声念书。

乙班则都是考过县试和府试的,看起来年纪就大了点,有像高成安与陈云尚这种十五到十八岁的少年,也有已经及冠、面上蓄须的青年。

甲班则大部分都是蓄须的青年,甚至还有些看起来已经快三十的中年人。

要知道,能跟着陈秀才学习的,最高不过秀才功名——而秀才,只是科举路上最小、最简单的拦路石。

如果考秀才都考到二三十岁,那后面的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不得考到七老八十?

话是这么说,何似飞微微偏头去看了下高成安的面色,发现他眼底满是后怕和挣扎,看来他对这种‘诓骗长辈的小把戏’并不怎么赞同。但碍于陈云尚的家世与地位,高成安又不敢说一个‘不’字。

陈云尚今儿个开心,说:“走,成安兄,咱们下馆子去,我请客。”

高成安立刻答应。

古代阶级分明,就算何似飞和陈竹是高成安与陈云尚的表亲或者堂亲,但两人到底是书童,在较为正经的场合不能与主人家同桌吃饭。因此,这种下馆子一般是没有何似飞跟陈竹什么事的,两人路上随便买了些包子馒头,回家去。

方才有陈云尚和高成安走在前面,陈竹表现的还算沉稳,现在身边只剩下何似飞一个人,他立刻打开话匣子,眼睛亮晶晶的,说:“我阿娘一直都说云尚少爷打小就聪慧,虽说考县试和府试的年纪比高少爷大了些,但他刚才的表现真的特别厉害,先生说什么,他都能接上,而且一个绊子都不打。”

这么一想,何似飞感觉时间都紧迫起来。

他估摸着高成安与陈云尚吃饭,应该不会很快回来,于是对身边的陈竹说:“你先回去,我在街上再逛逛。”

何似飞想去书肆看看,之前在镇上,他和爷爷倒是去过一趟书肆,不过那会儿何似飞的心不在念书上,便没去翻看架子上的书籍,只是买了笔墨纸砚就走了。

陈竹不放心他一个人:“我跟你一起去吧,这是县城,不比村子和镇上,你才十二岁,万一出个什么事,高少爷一定很生气。”

他这么一说,何似飞很快也联想到了高成安的表现——他也一个绊子不打的将陈夫子出的默背题目回答出来。

何似飞扪心自问,以自个儿现在的水平,是做不到将四书五经背诵的不打磕绊的。毕竟上辈子他又不考科举,先生虽然让他读四书五经,但只会挑出一些‘精华’让他背诵并默写。并不会将这么多书全让他背诵一遍。

虽说何似飞上辈子学习认真,闲暇时间能将这些书读的滚瓜烂熟,但要说全文背诵默写,他还真做不到。

故此,就算有上辈子的‘底子’在,何似飞对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,以及参加科举的学生们,都不敢有丝毫轻视。

方才从陈夫子家出来的时候,何似飞看到了甲、乙、丙班的学生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