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 《劳动图说》朱中兴(3 / 8)

加入书签

朱翊钧在宝岐司长住了起来,他每天也在西苑文昌阁看书。

若是以为这是皇帝的可乘之机,那就大错特错了,宝岐司一共有两座桥,一道宫墙,就足够把外衙门和皇帝私宅隔开。

除了失了皇帝体面之外,并没有安全的问题,如果有,老道士也不会在这里一住二十五年了。

小皇帝还小,这究竟是丢了谁的体面,还不好说,把小小年纪的皇帝逼到了西苑居住,到底是小皇帝不修仁德,还是朝臣们逼迫太急?

守门的是朱翊钧的随扈,就是他那二十个陪练,全都是红盔,带甲看门。

朝臣们请皇帝移居永寿宫,永寿宫刚修没多久,富丽堂皇,如果永寿宫不行的话,也可以住慈宁宫,毕竟太后眼皮子底下,但是皇帝还是一一否决了,一句话结束了比赛:

流氓,没房没地者称流,无业游手好闲者称氓。

王崇古这本奏疏又综合了前段时间集中爆发的恶性案件,这些小民被利用的时候,何尝不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?

但是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,是担忧明天的的饭在哪里,还是担忧日后被抓到的惩罚在何时,这两个问题对于这些游坠小民,到底哪个更重要更急切?

但是张居正让王崇古自己办。

王崇古拥有丰富的安置流民的经验,他在西北就安置了十九万人,这些垦荒田亩,和生产让西北边方越来越稳定,这得益于粮食总量的增加。

永寿宫再烧了怎么办?潞王年幼和朕一起被烧死了,怎么办?

嘉靖皇帝本就是旁支入大宗,嘉靖八个儿子有后代的只有隆庆皇帝,隆庆皇帝一共就俩娃,潞王朱翊镠是当下实际上的太子,兄终弟及也好过去宗室里再挑一个,若是连潞王也被烧死了,那天下何人来继位呢?

这两个问题,满朝文武无一人作答,只能骂张四维是个大蠢货。

烧宫的事儿,越看越蠢。

烧宫这种事,按照历史一贯的经验,皇帝是不可能追究的,但是现在皇帝小,那就必须要追究了,主少国疑的时候,为了稳定,就必须要出重拳。

张居正不办的理由也很简单,时机不对,斗争还不够激烈,更加激烈的斗争之后,才能冲和。

王崇古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奏疏。

而朱翊钧人也在宝岐司,西苑宝岐司,一个很复杂也很矛盾的衙门,矛盾在,它是皇帝的寝宫,也是外廷的衙门。

这里是之前老道士焚修道场,现在按照全楚会馆的规制,重新修缮了一番,非常宜居。

皇帝本人住的寝宫,但常有外人出入,宝岐司的司正徐贞明是外臣,他带着农学士是外臣,那些个经常出入的老农,也是外臣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