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1章 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冤大头(2 / 6)

加入书签

海瑞拿出一本奏疏,叹了口气说道:“昨日陛下降下雷霆之怒,申饬都察院监察御史洪思齐,洪思齐羞愤难当,上奏请求致仕。”

“日后习武之事不能落下。”朱翊钧批完了奏疏,还是提醒朱翊镠身体健康很重要,玩归玩,闹归闹,别把身体玩垮了,大好的时光只能看着流泪。

利得税没收多少钱,但大明白银的流通问题得到了部分的缓解,这是個好消息,市舶司的吞吐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,燕兴楼交易行的船舶票证都涨了五钱银子。

大明海防巡检已经一千多处,从最近的奏闻而言,并没有人会大规模携带黄白银赤铜,银币通宝出海之事发生。

汪道昆也是有些好奇的问道:“怎么训斥的?”

但是科道言官们拿工部没太好的办法,因为朝中有王次辅为工部充当保护伞!王崇古谗言蛊惑了陛下,即便是牺牲香甜的空气也要搞官厂团造。

珊瑚是染料煮的红树枝,珍珠各色宝石都是烧的玻璃,金银珠宝用的全都是铜铅锡合金,这些玩意儿,甚至不是新做的,都是当初皇帝大婚的存货。

万历十年三月十二日,天空碧蓝如洗,因为刚刚下过了一场春雨,让天空变得干净透亮,春天的天空像一块蓝宝石,而所有人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西山那些个大烟囱喷云吐雾起来,不用一天时间,就可以让煤烟笼罩整个京师,朱翊钧出行的时候,带了个口罩,踩着旱鸭子到文华殿上班来了。

这篇奏疏里的很多内容,和陛下十岁学的差不多,三千五百言,十七条,每一个言之无物,唯有怀远人,长篇大论有点自己的观点,没有一句提到戚帅和京营,但含沙射影,还是说大军征伐,无仁无义,必然制造杀孽,有违天和之类的话。

之前没有海防巡检,只有月港市舶司,只要买通了市舶司检查的小吏就可以顺利流出,现在需要买通侦缉走私的海防巡检,月港市舶司都饷馆和月港市舶司点检小吏,大明的实践经验告诉朱翊钧,能做到这种地步,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。

现在这利得税一出,反而把贵金属流出的问题给解决了。

直接造反,干什么走私?

王崇古当奸臣的经验十分丰富,当初晋党怎么钻的空子?还不是监察失效?

“出了什么事儿?”礼部尚书万士和非常好奇的问道,陛下为何申饬?是如何申饬的让人都直接致仕了,无头无尾有些让人捉摸不透。

“前日洪思齐上奏言国事十七条,共计三千五百字,引经据典,之乎者也说了一大堆,被陛下给骂了。”王国光就没那么客气了,不是申饬而是骂人。

“照礼部所奏行礼即可。”朱翊钧拿起了万历之宝,盖在了礼部的奏疏上,朱翊镠乐得跟个孩子似的,他本来就是个孩子,心里藏不住事。

晋党的党魁杨博、高拱,当初就是要砍司礼监,这监察上,就又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。

陛下骂人怎么能叫骂人呢?那叫训斥。

王崇古憋着笑,将朱批的字念了出来:“尔所奏直言,朕少时已经了熟于心,似孩童启蒙背熟之言,你若是童言无忌,你这岁数也非童子,如此文章出自朝堂命官之口,可悲!仅奏疏所言,可知你的学识之浅薄,甚至连错别字都有三个,朕给你挑出来了,下章都察院知道,偷偷将奏疏销毁为上,防止他人闻言讥笑你尸位素餐,平日理应多研究文章,读读杂报也好。”

按理说,白银禁令的效力应该比利得税强,因为白银禁令是完全禁止金银流通,甚至禁止金银流向海外,但每年金银还是止不住的外流,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流出,让人防不胜防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