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9.不知所措(2 / 3)

加入书签

“这个老头儿,帐算得蛮精明的。”郑斯南说。

“上海设个办事处也是有必要的。既然日清想在货款上打汇率的主意,你们的财务也要有这方面的敏感度才好,适当的时候换一些汇在手上,既能应对美元付款、又能做个汇率差。”顾时川说。

“我也想啊,但都是一笔钱盯着一笔钱的转,帐上根本就没有多的钱。”郑斯南耸了耸肩,边翻看着日清传过来的合同条款,边说:“在中国做生意,大家默认用人民币结算。做生意赚的是价差利润,这老头儿怎么还和汇率杠上了,非得要和我按订单确认结算币种。”

郑斯南抬头看着顾时川,语气很是不悦:“按它这签法,我不得找个金融专业的人来天天盯着汇率?”

“我看看。”顾时川接过合同仔细看了郑斯南划记号的那一条,又拿起计算机按了几下后,对郑斯南说:“这样对你不是坏事。”

方平其实不输舒临安,上海土著、中国最早一批有外贸资格、能拿到外贸指标的人。但和他相处却没有压力。

有时候犀利、有时候痞气、但从不让人觉得他高高在上。

大约……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吧。

有些人明明也没有上天入地的好,但偏偏就觉得他难以企及。而有些人明明也是天之骄子,但在你面前,就像是小时认识的那个邻家小孩一样,随意自在。

.

“难道我还有按单议价的机会?”郑斯南不明白。

“是的。”顾时川点头:“既然日方要按单确定付款的币种,那你就不用像做波卡一样,汇率不适合的时候就不敢订货。”

日清公司给郑斯南送来了一份新年大礼:日清中国区的代理合同。

安先生也把销售第一站放在江城,他的意思是,人比城市更重要。既然郑斯南的优势地区在江城,当然是江城比上海更能出业绩了。

但同时要求她已经安排在上海的临时办公室必须保留。因为货到中国只能从上海入关,那边有工作人员的话,这些入关接货的手

续就方便得多。

而且现在也只有上海能便利的进行外币兑换,这让他们接收货款的币种更有灵活性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