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一章 连消带打(1 / 2)

加入书签

"臣,博士叔孙通转呈山东游士奏章!"

一言落点,举殿惊讶。朝会者,君臣之议,是为朝议。游学士子为庶民,故为野议民议。野议民议并不包括在君主"下议"的议事制度之内。不过,华夏自古以来,就有浓厚的野议之风,也有许多相应的上达形式,明如谤木制、谏鼓制、请命制等,暗如童谣、民歌、公议、请见、上书等形式。

战国之世,野议之风犹在。当年齐威王整肃吏治的举措之一,便是以谤木制搜集民众建言和对官吏的举发。当时天下对齐人风**评判,其中有一句"多智,好议论"。这个"好议论",说得便是野议之风的普及强大。庶民野议但以上书方式呈入朝堂,往往是最为重大的民议,甚或可被视为某种天意。

当此重大朝会,陡然出现野议奏章,此间意蕴难以逆料,大殿群臣立即静如幽谷。

"既然有野议奏章,那就当殿宣读吧。"嬴政骑虎难下道。

始皇帝元年五月末,事涉国家根本的一场治式大论战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
除了王翦蒙恬与据守陇西的李信,顿弱姚贾等所有的在外大臣与已经有稳定官署的大郡郡守、大县县令,都被召回了咸阳。更有不同者,大殿内皇帝阶下嬴政专门设立了皇子区域,上至扶苏下至胡亥的十八名皇子全部上朝。咸阳所有官署的所有官员,除了要维持官署运行的吏员,举凡官员一律与会。素常宽阔敞亮的正殿,黑沉沉一片六百余人,向来恢弘大气的咸阳殿第一次显得有些狭小起来。

待卯时钟鼓大起,嬴政的帝辇在迭次长呼中徐徐推出。高冠带剑的嬴政稳步登上帝座,大朝会随着嬴政的落座正式宣告开始了。

"诸位,朕即皇帝位,今日首议大政。"

咸阳殿所有的殿门与所有的窗户在嬴政的示意下全部大开,沉沉大殿在盛夏的清晨颇为凉爽。皇帝一身冠带,平静威严地继续宣告着朝会的主旨:"天下一统,我朝新开。无论是推行分封,还是推行郡县,都事关我大秦帝国的千秋大计。日前,首议三奏已经发下,各署公议如今也大体清晰。归总论之,主张依然两分。今日大朝,最终议决,朕将亲为决断。朝会议政,不避歧见,诸位但言无妨。"

"臣,博士鲍白令之敢问,陛下对新治大计定见如何?"

"大朝议政,不当揣摩上意。"嬴政冷冰冰一句回绝了他的试探。

"臣,博士仆射有奏。"继鲍白令之无果后,掌持博士学宫的博士仆射周青臣起身慷慨激昂道:"皇帝陛下扫灭六国,威加海内,德兼三皇,功过五帝,为千古第一大皇帝也!然则,平海内易,安海内难。天下九州,情势风俗各异,难为一统之治。大秦欲安,须得以《吕氏春秋》为大道,众封建。分封诸多皇子各为诸侯,辅以良臣,因时因地而推治,如此天下可定也!"

"臣,博士淳于越附议!今皇帝君临天下,四海归一,当继三代之绝世,兴湮灭之封国,使诸位皇子、开国功臣,皆有封国之土,皆有勤王之力!如此封藩建卫,土皆有主,民皆有君,皇帝陛下亦可省却治民之劳,郁郁乎文哉!泱泱乎大哉!"这位素有稷下名士声望的淳于越紧随其后道。

鲍白令之和淳于越只不过是开胃菜,继二人之后,博士叔孙通扔出了准备已久的核弹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仙侠相关阅读: